近日,学校2025年本科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学院申报的“竞赛赋能•双创筑基•产学贯通——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文化铸魂 思政赋能’的土建领域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数智赋能,思政铸魂’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改革与实践”等3项成果齐上榜。
学院经过多年实践,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提了显著育人成效,获得了学校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此次获奖,充分彰显了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深厚积淀,对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校:阳艳 二审/校:卓德兵 三审/校:王浓章
附:
吉首大学2025年本科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奖励等级  |  
   
1  |  
    面向学生发展能力提升的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党政办公室  |  
    特等奖  |  
   
2  |  
    民族地区高校法科人才“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法学院  |  
    特等奖  |  
   
3  |  
    砥砺求索二十年: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商学院  |  
    特等奖  |  
   
4  |  
    “一扩二融、三阶四建”地方高校美育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美术学院  |  
    特等奖  |  
   
5  |  
    非遗融入,专创融合,产教融通:培养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舞蹈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音乐舞蹈学院  |  
    特等奖  |  
   
6  |  
    商智融合、双创互促推进民族地区电子商务专业改革与实践  |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  
    特等奖  |  
   
7  |  
    需求引领,项目驱动,在地转化:地方高校新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  
    教务处  |  
    特等奖  |  
   
8  |  
    四同频五联动六聚力:体系推动民族地方高校电子信息新工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特等奖  |  
   
9  |  
    文化铸魂·以体育人·数智赋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群创新与实践  |  
    体育科学学院  |  
    特等奖  |  
   
10  |  
    面向西部地区,“三位一体”化学化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化学化工学院  |  
    特等奖  |  
   
11  |  
    地方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特等奖  |  
   
12  |  
    竞赛赋能•双创筑基•产学贯通——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智能建造学院  |  
    特等奖  |  
   
13  |  
    从中专到一流本科专业:卫校并入地方综合性大学25年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探索  |  
    医学院  |  
    特等奖  |  
   
14  |  
    分类-融合-协同-驱动:新医科背景下高质量药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  |  
    药学院  |  
    特等奖  |  
   
15  |  
    “理工并举、双轮驱动”的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生命科学学院  |  
    特等奖  |  
   
16  |  
    扎根湘西、五育并举——民族地区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特等奖  |  
   
17  |  
    以教-学-赛-研四维联动为导向的机械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特等奖  |  
   
18  |  
    依托国家一流平台,“四化并举”培养地方高校计算机类实践创新人才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特等奖  |  
   
19  |  
    思政铸魂、“双创”赋能: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及实践  |  
    文学与新媒体学院  |  
    特等奖 并推荐省级对口支援项目  |  
   
20  |  
    数智赋能·区域共生:民族地区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成效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21  |  
    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成才新型工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  
    化学化工学院  |  
    一等奖  |  
   
22  |  
    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四维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音乐舞蹈学院  |  
    一等奖  |  
   
23  |  
    新文科理念引领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读写说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  
    文学与新媒体学院  |  
    一等奖  |  
   
24  |  
    OBE理念下“赛教共融、赛课共通,赛研共促”的旅游管理专业新文科教育改革与实践  |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  
    一等奖  |  
   
25  |  
    思政课“一核双特三链四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一等奖  |  
   
26  |  
    “筑牢根基、厚植地方、高阶跃升”--《金融工程》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与探索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一等奖  |  
   
27  |  
    “文化铸魂 思政赋能”的土建领域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智能建造学院  |  
    一等奖  |  
   
28  |  
    立足本土资源的生物类“双创”人才多维度协同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生命科学学院  |  
    一等奖  |  
   
29  |  
    地方高校材料专业1-3-3-5式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30  |  
    四情合一、五育协同:以千村调研为载体打造田间地头“行走的思政课堂”  |  
    商学院  |  
    二等奖  |  
   
31  |  
    跨越鸿沟,智慧共享:民族地区高校“三维三化四基”数智化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教务处  |  
    二等奖  |  
   
32  |  
    “AI人工智能”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翻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外国语学院  |  
    二等奖  |  
   
33  |  
    “非遗融合 多元协同”以课程改革为先导的民族地区设计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美术学院  |  
    二等奖  |  
   
34  |  
    “课程育人·实践赋能·文化传承”地方高校美术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  
    美术学院  |  
    二等奖  |  
   
35  |  
    多维协同,聚力铸魂: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探索  |  
    人文学院  |  
    二等奖  |  
   
36  |  
    “思政引领+科技赋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商学院  |  
    二等奖  |  
   
37  |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国际合作项目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38  |  
    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四融合四重构”白酒工艺学课程教学创新范式的理论与实践  |  
    化学化工学院  |  
    二等奖  |  
   
39  |  
    “数智赋能,思政铸魂”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改革与实践  |  
    智能建造学院  |  
    二等奖  |  
   
40  |  
    新工科背景下学科竞赛引导“精药强工”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药学院  |  
    二等奖  |  
   
41  |  
    以项目为驱动、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42  |  
    基于数字赋能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评-赛”一体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43  |  
    《Java 程序设计》“双驱动·五对接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创新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