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传来,智能建造学院2022级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周懿桐同学,凭借其专业第一的卓越绩点、丰富的科研竞赛经历与突出的综合能力,成功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被中南大学录取。她以“不啻微茫,造炬成阳”为信条,完美诠释了何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典范。
学业为帆:绩点3.77,专业排名第一的“领头雁”
学业是学子之本。周懿桐同学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她平均绩点高达3.77,综合排名位列专业第一,为她的推免之路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她深知“绩点和专业排名永远是第一优先考虑的因素”。
她的学习秘诀在于高效的方法与严格的自律:课堂上专注听讲、勤做笔记;课后及时消化例题与作业,并形成系统的电子或手写笔记以供复习。她强调“专注地学习,专注地玩”,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与节奏,并早早以500分以上的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为保研面试做好了充分准备。

竞赛为刃:多维出击,在挑战中淬炼真知
学以致用,方得真知。周懿桐同学的身影活跃在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展现出卓越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她参与了含金量极高的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在“互联网+”、“挑战杯” 等顶级创新创业赛事中磨练商业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专业赛事中,她熟练运用CAD、广联达等专业软件,将图纸变为模型,将构想变为设计,屡获佳绩。

科研为翼:主动求索,初探学术殿堂
从理论到创新,科研是关键一步。周懿桐同学积极投身科研训练,主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寻找志同道合的队友与指导老师,到确定课题、撰写打磨立项书,她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她建议学弟学妹“主动和老师联系,表明想法”,并鼓励大家从加入学长学姐的项目开始,积累经验,全方位提升自己的PPT制作、答辩陈述等科研辅助技能。
担当为核:621小时志愿服务与学生工作的“多面手”
如果说优异的学业与科研是她的硬实力,那么她强烈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则构成了其人格的璀璨光芒。周懿桐同学身兼数职,是校园里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她曾担任校区团委宣传部部长、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班长、学习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及朋辈辅导员等。这些经历极大地锻炼了她的组织协调与时间管理能力。
更令人动容的是她的奉献精神。她的志愿服务时长累计高达621小时,积极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等各类志愿活动,真正践行了“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的信念。在她看来,这些工作不仅是锻炼,更是打破信息差、结交挚友、回馈校园的宝贵机会。、

面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涯,周懿桐已经整装待发。我们相信,这位心怀热忱、脚踏实地的青年,必将在中南大学的广阔平台上,继续乘风破浪,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一审/校:张晓阳,二审/校:钟洪波,三审/校:王浓章